豆豆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韩娱之影帝 > 第320章 冰火两重天(6)

第320章 冰火两重天(6)(1 / 1)

推荐阅读:

一个新电影,在它首映式当天晚上以及第二天早上的新闻里,是经常会出现最直接最露骨评价的。之所以这样,是因为电影上映前评价是没有依据的,而且电影制作方经常性可以采用金元战术控制舆论;而等到电影上映三四天后,票房这个具有一锤定音性质的东西一般就会开始展现威力,到时候大家都会一窝蜂的跟风吹捧或者是落井下石,立场自然也就大同小异了。

所以,媒体关于一部电影的争论一般都是在电影刚刚上映的时候,而这个时刻也是最能够展示出这些媒体眼光和能力的。

实际上,前一天晚上,大多数网络媒体还都是对《那些年》这部电影采用了比较温和委婉的评价的,诸如什么虽然、但是、可能、或许这样的字眼比比皆是。不过,考虑到网络媒体大多根基浅,在判断力方面缺乏威信和信誉度,一般也只是来个短评,所以他们这么说也无可厚非。

但是等到第二天一早,随着各种底气十足的纸质媒体以及专业影评人、影评机构纷纷出手,有些东西就显得眼花缭乱了起来。

因为这些评价太过于两极化了!

让我们抛开那些乱七八糟哗众取宠的东西,单单就拿最具代表性的韩国三大报来说吧,这三家报纸基本上囊括了一半的韩国民众,各自也都有着自己的铁杆拥趸。

这其中,《东亚日报》给出的评分是6.5分,这在十分制的环境中是个非常低的分数,它意味着刚刚及格;而《朝鲜日报》则是五星中的三颗半星,这根十分制的评分不是一回事,它意味着中规中矩。事实上影评内容也是中规中矩的,而且大部分都是对张东健的采访,他们自己的话倒没多少;不过。《中央日报》却直接给了一个五星中的四星,这在比较苛刻的纸质媒体中算是高分了!

其中。《东亚日报》是这么写的:

“或许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所以本报记者抱着对金钟铭的信任前往了首映式,而在电影放映之前对方的从容和淡定也让人感到安心,可是这一切的一切在电影放映完毕后都彻底转化为了不解。

首先是结构失衡。这点不需要多说,当晚各种网络媒体都已经点了出来。电影的前七十分钟意图还原一种真实而青涩的青春,但是全程枯燥无味,让人昏昏欲睡。

其次是恶俗。估计金钟铭也感觉到了电影前七十分钟的平淡和枯燥,所以他设置了很多用来提点观众兴趣的夸张桥段。却不料用力过猛了,这些桥段不是打手枪就是露大腿,要么就干脆是看****以及男生浴室里的四脚兽!很难想象这是拍出了《我爱你》这种佳作导演的手笔。直言不讳,这些东西非但不能让记者提起兴趣反倒是让人作呕!我不知道这种恶俗的东西有什么资格称之为青春?莫非现在的年轻人在宿舍里整天就是打手枪?还是说整天搞py交易?

总之,电影的前七十分钟近乎空洞无物,让人不耐,而且恶俗至极,仅是电影的这前大半段就已经使得整部电影滑入到了深渊之中!

而说到电影的另一个要素演员,此次作为演员的金钟铭同样让人失望。他在这部电影中除去最后那一幕做出了让人惊诧的表现外,其余过程中似乎并没有展示出鹤立鸡群一般的影帝级演技。只是和其他演员维持住了基本的力度罢了,甚至还有点不如新人演员含恩静的意味在其中。

不过这一点倒是无可厚非,毕竟同时担纲导演、制片人的身份会极大的分散掉他的精力。而且隐隐中。金钟铭似乎是在努力的想去衬托出女主角含恩静的表现,而如果这是他的目的的话那么他已经成功了,因为此次两个新人演员含恩静和宋仲基表现确实都很出色。

含恩静首次担纲女主角就表现亮眼,两次哭戏让人眼前一亮,而几次哭笑之间的转换更是把握的极为出众,那场月下似笑含泪的镜头实在是美不胜收。至于宋仲基,他牺牲形象不惜增重的努力也有了回报,在这部电影中他和其余四位拿过了各大电影奖最佳男新人的年轻男演员一样,表现沉稳。表演力度上佳,看来sidushq的眼光一如既往的不错。

除此之外。电影的最后关头那场惊天动地的吻戏,以及那数分钟让人感到眼花缭乱的剪切确实都让人感到惊艳无比。再加上金钟铭一如既往的出色配乐,使得电影在最后关头从深渊中被挽救了出来,甚至来到了及格线以上。再加上从商业角度而言,考虑到本片由一众向来会吸引年轻观众的年轻演员担纲,那么有粉丝加成的状态下收回成本应该并无大碍,这在黯淡的电影市场中已经是要给高分的了。

所以,本报给这部电影以及金钟铭打65分!及格了。

但是仍然要多说一句,那就是还请金钟铭先生收回你那年轻人的傲气,摆正姿态彻底沉淀下来。而下部作品还请务必更认真一点,更尊重一点!因为我们认为,之所以会出现电影结构失衡这种近乎低级的错误,恐怕跟制作周期太短不无关系。那样的话,其实就是金钟铭为了躲避竞争激烈的圣诞-新年档期、为了商业利益,而牺牲了电影质量!

这实在是太可怕了!”

不过,《中央日报》的观点恰恰相反。

这家报纸一上来就是否定了大部分媒体持有的‘电影结构失衡,前七十分钟烂透了或者很烂’的观点。

因为这家报纸认为,判断一个电影是否枯燥或者恶俗还是要看它的受众,而这是一个青春片,是给年轻人看的电影!既然如此的话,那么那些写实的青春和夸张的桥段未必就是垃圾,因为这些东西对于那些大学生而言,的确是有可能够勾起他们的回忆并让他们哈哈大笑的。

而关于金钟铭不温不火的表演。《中央日报》则干脆反过来说。

他们说金钟铭是在身兼导演和制片人的状态下完成拍摄的,这已经很了不起了。更重要的是,虽然这是一个爱情青春片。但是依然有群像戏的性质,金钟铭是需要照顾其他演员的。这种情况下,过度的用力反而容易脱节。再加上作为一名导演,所有演员的集体发挥才是第一要务,那么其他演员的出色表现毫无疑问是要归功于这个同龄人身上的。

前面都洗成这样了,那对于电影剩下的那四十分钟《中央日报》自然更是盛赞有加了,那种肉麻的程度简直让人无语。

总之,这家韩国最早的纸面综合性媒体紧扣着年龄、青春这些话题不放,实际上他们在文章最后还直言不讳道:真正的青春是如何的。或者说金钟铭这部电影中的青春该是如何的,是需要他想展示给的人来判断的。一群整天研究电影理论的教授是没资格评价这部电影的,真正有资格给这部电影打分的毫无疑问是那群正在青春期中释放着自己荷尔蒙的年轻人!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家媒体虽然极力吹捧和认可这部电影,但是对于电影的商业前途却也只是认为会勉强收回成本罢了,这点他们到没和隔壁《东亚日报》打擂台。

“可是为什么呢?”坐在沙发上的柳德焕有些不解的挠挠头。“为什么《中央日报》和《东亚日报》的评价差距会这么大?《中央日报》不是走高端路线的吗?《东亚日报》平时才是那个显得比较有容纳性的……”

“那是因为《东亚日报》跟韩国电影界关系亲密。”坐在办公桌后面的金钟铭正拿着最新一期的《朝鲜日报》在那里认真的看着呢,说这话的时候头都不带抬的。“而这种亲密关系从光复前地皿煮派联盟时期就已经形成了。所以,他们的影评代表着韩国电影界本身最正统的那群人的意见,这个观点其实是属于那群已经退休了不知道多少年的教授、导演的。他们看不惯看不懂,或者干脆不想看我们的电影难道不是很正常的吗?”

柳德焕恍然大悟。

“其实吧。”金钟铭放下了报纸,然后笑着伸了个懒腰。“能给打6分以上已经是给我老师面子了。而且。他们真正的意思其实是最后那段话,首先他们认为这部电影失败已成定局,所以,他们决定趁机提醒我们一下,年轻人就该安分点,不要老是想着推陈出新,认认真真老老实实的等着就是了。”

柳德焕这下子彻底明白了:“那《中央日报》呢?”

“《中央日报》手下有全韩国最全面的调查机构。”金钟铭瞥了对方一眼。“他们同时负责着《福布斯》、《时尚》这些国际性杂志的韩文版,所以他们对不同年龄层、收入阶层都有着的细微而敏感的观察能力。在韩国,对于一些在特定范围发生的事情他们其实是感知的最早最快的那个媒体。你比如……首尔大学的学校内部论坛上的事情。”

“评价很高吗?”柳德焕的反应非常快。

“非常不错。”金钟铭笑着点点头。“去看电影的学弟学妹们很给面子。大多都给了极高的评价,考虑到大学生之间有着自己的网络交流渠道。我估计我们电影的口碑和影响力很快就能靠着他们传播开来。”

“所以《中央日报》是察觉到了学生们和成年人之间迥异的认可度……”柳德焕兴奋的说道,不过他却突然卡了壳。“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关于影片的商业前途,他们的预测也应该是比较准的了?你不是说他们不是最擅

最新小说: 凤盗天下:男神打包带走 天帝的摆烂人生 快穿:男主都对她一见钟情 宇智波家的轮回者 七零军婚甜如蜜,科研军嫂上大分 报告医妃,王爷他有读心术! 大唐最狂暴君 天地烈风 娇妻太会撩:禁欲老公又又又沦陷了 甲午之华夏新史